2024-10-20 10:17:59 | 高考教育网
“我叫梁实,今年21岁。”话音刚落,梁实猛地拍了下脑门,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不对不对,我叫梁实,今年50岁,第21次参加高考,我希望今年一定能够成功!”
说完这段话,梁实又立马纠正:“哎呀,不是‘希望’,应该是‘我相信今年一定能够成功’。刚才的句子有语病,有语病。”
1983年,梁实第一次参加高考,之后又复读,但仍旧没有考上。他工作、结婚、生子,跟高考再没关联。
2002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梁实再次“应战”,可十多年来始终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今天,他迎来自己的第21次高考。
与众不同的“梁氏复习法”
梁实的复习方法与众不同。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一般学生都是先做题,看不懂的再看答案和翻译。而梁实的顺序是:先看答案里的中文翻译,再回头看英文原文。他解释:“如果我先看文章,看不懂的再去看翻译,然后再回头看原文,这样就是3步。如果直接看了翻译再看原文,原文意思就明白了,只用花2步,这样就节约了时间。”
“梁氏复习法”看起来有点偷懒,可梁实觉得自己一点也不马虎。遇到答案里看不懂的内容,他会一直“死磕”,哪怕花上一整天时间,必须把这道题看懂,不然就过不了这个坎。
上大学对我也是“刚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梁实开始做建材生意,一年就赚了上百万,在他看来,做生意比高考容易得多。现在,梁实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美国读研究生。梁实夫妇俩继续做生意,一家人衣食无忧。
“上大学对我也是‘刚需’。”梁实说,“我把物质看得很淡,我要解决我的精神问题,精神不愉快,人就不幸福,活着就没什么意思。” 梁实说的“精神问题”,指的是他对“上大学”的执念。“小时候我就觉得,上大学好洋派,高人一等,看大学生的样子不得了,我羡慕得不得了。”梁实说。
梁实的高考复习笔记
复习之余,梁实经常去附近的一所大学转转,感受大学里的“人文气息”。具体是什么“人文气息”?梁实说不上来。“总之我一到大学就觉得很轻松,就感到身心愉快,和外面的环境就是不一样。”梁实说。
被媒体关注多年,梁实有着“高考王”、“高考钉子户”等多个“头衔”。今年,他和林妙可、王俊凯等人一起入选了“2017十大最受关注的高考考生”。有人赞叹他的执着,也有人质疑他借高考“炒作”。对于这些,梁实说:“我根本不去理会,之前没人关注的时候我不是也坚持了吗?如果我在意这些,这路就没法走了。”
“目标是至少上个‘二本一’”
梁实今年50岁,五十而知天命。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梁实的考试分数都只能上“三本”学校,还得到了一个绰号“梁三本”。 去年,梁实的高考成绩达到历史最高:453分。这是他20年来首次上二本线。可是他仍然觉得上不了理想的学校,放弃了填报志愿。
四川大学数学系是梁实一直以来的目标,川大是他心目中的好学校,数学是他比较有兴趣的学科。不过现在他已经稍微放宽了目标:“川大太难考了,我的差距太大,今年的目标是考一个至少二本里面一流的大学,‘二本一’吧。”
考试前两天晚上,梁实的几位朋友请他吃火锅,也算是帮他放松一下心情。“在我们看来,他这就是‘不务正业’。”梁实的好友黄国强说,“不过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佩服,我们都鼓励他。”
社会人员想要参加高考,都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呢?可以报考,但是前提你必须要有高中或者中专等同学历的毕业证书或者学籍,如果没有,那么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社会人员不仅仅可以参加高考,还可以参加社会性质的 春季高考 或单招,这两者以专科院校居多。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学历提升,比如成人高考,自考,网络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 等非全日制形式的学历。举个例子,小明今年25,是 北京市朝阳区 人士,他突然想参加高考,跟高中生一样考大学,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小明掏出他的户口本,发现 户籍所在地 是朝阳区,所以,小明要去朝阳区的区政府招考办报名参加高考。第二步,小明在区政府招考办得知,参加高考,一般在年末报名,所以小明年末又来了一次,报名时,负责人向他询问报文还是报理,小明想了想,选了自己喜欢的文科。第三步,来年的春季小明跟高中生一样接到通知去体检,看到周围都是穿着校服的学生,觉得自己有点另类。第四步,在规定的日期内去当时报名的区政府招考办领取准考证。第五步,准时参加高考。题主,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完整的流程。 高考教育网
顺便说一下,社会人员参加高考,只需要年满18周岁,有没有高中毕业证都没关系,但如果你是大学在读,就不能报了,必须要毕业后才能报名。考专科是入门级难度,一本以下是正常难度,一本是困难级,名牌大学就是灾难级,顶尖(清北)就是地狱级。其实普通学生也大概是这个难度,但是 社会考生 相对又难了一个档次。之所以说社会考生与普通考生参加高考难度在一个级别,是因为学习毕竟是自己的事,愿不愿意学,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另一方面,高中所学的知识大部分还是比较基础,只要肯用心钻研大部分定义、公式、解题方法还是能够理解,而高考的侧重点也在基础。
那么说社会考生相比要难一个档次,是因为社会考生毕竟只有自己一个人,虽然现在线上教学资源很丰富,但还是比不上面对面教学来的清晰明了。而普通学生在学校里,有一整个教学体系支撑他学习,从校园环境到父母社会,都为其提供了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他们的学习能够更加专注,因此普通考生是占了一定优势。每个人的起点不一定相同,有的人可能天生离终点更近,但只要自己不听努力,每踏出一步总会离终点更近一分。所以,请不要放弃!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50岁还能参加成人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56岁高考钉子户”梁实,今年27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了多少分?“56岁高考钉子户”梁实,今年27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了424分。梁实:梁实,男,汉族,商人,高考最牛钉子户。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1983年起,梁实开始报名参加高考,至2023年已经参加过27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被网友戏称之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
成人高考满25周岁加分政策是怎么回事年满25周岁报名成考可以加20分。符合照顾政策的,需交验原始证件,如既年满25周岁又属少数民族,仅加20分。加分对象包括:25周岁以上考生、老区贫困乡考生、农业户籍考生、烈士子女、烈士配偶、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等。特定条件加分: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少数民族考生可加10分。更大幅度加分: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可加50分。
56岁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7次备战高考,遭众人多次质疑但仍不放弃随着高考的脚步渐近,众多考生投入全力备考。毕竟,高考不仅是一场大型考试,更是决定命运的时刻。高考竞争激烈,并非所有考生都能留下满意的成绩。有人因各种原因无缘理想院校,也有人成功考上心仪学校。高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每年都有考生面临失败,有的选择接受,有的选择复读再战。复读不易,压力更大,但若情非得已,谁也不愿再经历
高考加分是怎么回事没有。教育考试院公布或考生自己查询的高考总分,不包括一些政策性的加分。政策性加分即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加分政策还对退役军人的加分投档作了明确规定: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
云南高考加22分是怎么回事情云南高考加22分是因为云南招考频道公告《云南省2012年新课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方案》,里面明确说明了: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及通用技术共11门学科,每个科目等第达到C或C以上量化为2分,量化分数的总分为22分。2023年高考大部分省份考生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统考科目,每个科
2023上海高考人数总数上海2023高考人数在七万人左右。2023年上海市将有5万多名考生参加秋季高考,2023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是7万人,上海市高考报名人数与北京市、天津市很相似,长期稳定在5万人左右。所以预计2023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是5-7万人之间。上海历年高考报名人数:一、2022年上海市高考人数据悉,报名参加秋季高考的上海考生人数为5万多人,与往
贫困县高考加分政策是怎么回事?贫困县并没有高考加分政策,而是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主要内容是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考生,具有填报专项计划的资格:1、高考报名时具有国贫专项计划中当地省份所属困难县户
高考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1.高考强基计划是一种新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旨在选拔出有志于服务国家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如智能科技、国家安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输送后备人才。2.该项计划由试点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根据招生情况适时调整。招生办法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模式。3.高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
2024-10-24 16:59:54
2024-10-23 22:00:51
2024-10-23 22:05:44
2024-10-15 13:51:28
2024-10-15 16:44:11
2024-10-22 23: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