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1 20:39:19 | 高考教育网
从2021年起,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就外语考试时间和次数安排,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等6省份拟只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听力和笔试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外语一年两考。江苏省、广东省拟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笔试,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考。
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
8省份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一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从2021年起,8省份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扩展资料
此次8省份公布的实施方案,贯彻了国务院确定的“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改革方向,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即不仅依据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高考综合改革不仅是考试招生方式的变革,也是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关系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说,此次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内容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高考教育网
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时代要求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八省份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时间改革的相关内容。
高考改革各省份推行时间不同,比如浙江、上海,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北京、天津、山东、海南,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
高考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领域和环节)一般指高考改革方案。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
1、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
2、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3、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4、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5、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2024-10-24 16:59:54
2024-10-11 09:45:14
2024-10-23 22:00:51
2024-10-23 22:05:44
2024-10-23 01:13:10
2024-11-13 12: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