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2024-12-08 11:32:03 | 高考教育网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很有道理。社科不提,至少人文是没用的。

因为我们现代人谈论“有用”“没用”时,我们的标尺并不是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完善的成长与自我提升,而是它在市场上的价值。诗歌、艺术、文化、教育,甚至是科学,一切不该被商品化的东西都已经被这个社会商品化了。它们被放在市场上,供人挑挑拣拣。评价它们的指标是:“它能不能让我找到工作?它能不能让我赚更多的钱? 它可不可以让这个社会更富足,让人们有钱买更多的商品?” 能带来经济效益(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的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在商品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就是没用的。

所以我们看到,不只人文如文史哲,社科学如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艺术、音乐、考古、理论数学,甚至天文学这种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自然科学,都需要在市场的逻辑下为自己辩驳:学哲学能提高你分析能力帮你找到好工作啊,学历史能培养你的格局让你事业更成功,文学艺术考古能增强国家软实力,理论物理理论数学为实践科学打下基础...... 这种话在知乎上各位想必听到的也不少。然而你们或许并不大信: 比起CS这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学问和技术,这些只能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东西,就算“有用”用处也有限; 但我如果说,“有用”不应成为衡量文学、艺术、甚至科学的价值的标尺,你们恐怕更不会信了。 高考教育网

我并非想抨击谁功利市侩。你我这么想,不是我们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机制无处不在的灌输、控制和规训的结果。这些规训已经固化成了根植于我们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所以哪怕我告诉你,文学、艺术、哲学能让你看清社会权力的运作,不再受人摆布而不自知,能够消解你的焦虑和困惑,能够促进你智识和德性的发展,能够增强你的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power,让你成为更自由、更理性、精神更强健的存在,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 也并没有用。 因为你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刹那就会感觉它们不切实际。不管你听着多受触动,你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声音在问:“但是它有什么用呢?它能让我更有钱么?它能改善我的生活么?”

那个声音会说: “是的, ‘更自由、更理性、精神更强健’,听上去很好;但我为什么要在意这些呢?我为什么要care什么自由、自主、理性、全面发展。 我为什么要care 我的欲望是否是虚假的、社会灌输的、限制我的理性自由自我实现?等我有钱了再去追求那些虚的吧,现在物质富足才是我需要在乎的。 没有钱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买不起名牌衣服,穿着淘宝货住着出租房每天挤公交我怎么可能幸福?” 于是最终你会这些“无用的学问”提供的可能性都当作脱离现实的幻想扔在一边。然后盖棺定论:“说到底还是没用。”

这里体现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Adorno, Marcuse 这些人一直强调的想象的问题。在这个社会无所不在的驯化和压迫下,仅仅是想象一种不同的生活,都变得愈来愈不可能。 我们无法想象幸福可以是不同于“comfortable self-preservation”的另一种生活,一种以自由和个人发展来定义,而不是靠消费商品满足欲望来定义的生活。 任何对“另一种”的想象,在现有社会的mindset 下,都会被立刻贴上“乌托邦”的标签,蔑称为不现实、空中楼阁、鸡汤、过度理想主义etc.

所以并不是人文、社科、艺术本身没价值,也并不是它们对健全、自由、理性的人没价值, 而是它们对我们——被商品社会驯化、异化了的我们——没有用了。换言之,是因为我们已经被腐化成了不健全、不自由、不理性的生灵, 已经没有能力去想象、理解——更不必说去探索——诗歌和艺术提供的广阔的可能,没有能力过另一种更好的、更自由的生活了。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

许多人会有一种偏见,认为理科要比文科更有出路,感觉现在科技较为发达,科技方面需要的人才会更多,因此认为学习文科并没有什么用,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文科无用论”并不成立。

学习文科,日后可以当翻译,当作家,当老师,或者是做一些文秘类型的工作,这些职业都可以起到为国家做出奉献的作用。现在有许多大学里都设置的有很多文科类型的专业,如果没用,那它们又有何存在的理由呢?国家不仅需要数学家,物理家,科学家和医药学家等,同样需要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文理科是不正确的,只有国家文理科两方面同时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文科无用论”不仅不成立,甚至可以称为是一派胡言。试想一下,若是国家没有律师和外交官这样文科职业类型的人,那国家也无法更好的执行法律和做到更好的中外发展。许多热爱历史的小伙伴们很有可能会走上考古这条路,考古给国家带来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可以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补充空缺的历史,这何尝不被称为一种伟大的事业呢?热爱地理的小伙伴们很有可能会当上天气播报员,或者是研究地理的矿质学家,

文人墨客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没有诗人和作家,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感到很枯燥,没有精美的语言去描绘画面,就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不得不承认,理科思维厉害的人的确很受人敬仰,但是具有文科气息的书香学生,也同样具有魅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从单方面的去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的想法本来就是错误的。总之,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有值得被尊敬的理由,只要能够给自身和国家带来价值,就不能说它没用。

赵鼎新教授谈 文科无用论 ,称社会学等学科看上去 最没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赵鼎新教授谈 文科无用论 ,称社会学等学科看上去 最没的相关内容。

讨论到“文科无用论”这个话题,确实引人深思。

我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者,与社会学学科有所交集,阅读过许多相关著作。张雪峰与赵鼎新的观点各有其理。

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是,文科专业往往面临需求不旺的挑战,似乎“无用”。然而,这些学科的价值在于它们是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提供关于人类社会的深刻洞见。

费孝通曾讲述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的起源,它们最初是为了服务于殖民者。殖民者需要理解新地的土著社会,包括他们的习俗、价值观和权力结构。这就是社会学的最初研究方向和根本意义。

即便不是在殖民背景下,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了解自己的社会,对于理解乡镇政治、温州人崛起的经济现象、县域政治的江湖文化,我们都可能缺乏深入的洞察。

社会学正是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生产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每个人都有意义,但对于决策者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基于对知识的占有,有助于做出明智的决策。

目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知识的匮乏。中文知识界在提供决策依据方面存在不足。我虽然已离开学术圈多年,投身实际工作,也时常感到这种知识匮乏的困扰。

有趣的是,这种知识缺乏的局面,可能与某些因素密切相关。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或许能揭示更多关于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复杂关系。

以上就是「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高考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www.hngk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