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五老”后代指的是什么?高考如何申请加分呢?相关的问题,今天,高考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五老”后代指的是什么?高考如何申请加分呢?
五老”后代(即老游击队员、老地下党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干部的子孙
这五大类考生分别是:
一、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
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
二、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
四、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
五、烈士子女考生。
另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由院校决定是否予以优先录取;
七、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由院校决定是否予以优先录取;
八、此外,还包括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
九、5A级青年志愿者等情形的考生,也可享受优先录取。
政策解读
看来能加分的毕竟是少数,但是高考并不是全部,如果你当年由于高考失误错过了名牌大学,其实提升学历还是有很多方式。
教育部文件已发放,2018年学历面临改革:成教、网教、电大“三教合一”,成人学历提升难度加大,拿证时间延长。
学历改革则简单总结为以下内容:
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决定自2018年起,教育部将下文对中国现行成人教育(包括函授、远程、电大)进行改革,原来每年一次参加10月份成人高考的成人高等
教育学历将和电大、远程网络教育进行合并整合,形成新的一种成人教育模式——改称:继续教育。

2018年艺考有什么新政策
2018艺考生高考政策解读(艺考生不能不知道的规定)
1、艺考改革新方案:联考成绩逐渐取代校考成绩
艺术类专业从“校考”变成“统考”,从而使得统考地位的提升,校考院校减少。取消校考就意味着艺考生们将会有更多时间去复习文化课。
(统考: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校考:招生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2、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增多
2017年在大的艺考改革背景下,各省基于自身条件积极作出调整,对于非
美术类专业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前原本不参加统考的专业现在必
须参加,这也使得统考适用专业开始增多。除了美术类专业继续实施统考外,音乐类、影视艺术类、
舞蹈学类、播音主持类等也都继续实施。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部分省份统考科类现在已达8个,在未来的几年内,所有艺术科类都将全部实施统考。
3、艺考改革新方案:考试形式转变更注重综合能力
专业考试形式的转变也就是考试试题的转变。更加注重考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投机取巧、以偏概全的学习方式不再受到追捧,在考试中的优势尽失。
4、艺考改革新方案:艺考考场更规范与严格
考试作弊纳入刑法,与普通高考一样,艺考考场也在严厉打击作弊,艺考作弊将取消高考成绩。
5、文化课录取分数提高
在艺考政策中,让艺术生头疼的,影响极大的,莫过于文化课分数线的再度提高。艺改新规中,已明确规定了美术生和音乐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
得低于同批次普通生的70%和65%。
知金艺考,让名校为你转身
艺考改革优势
1、新政主要在优化艺术学门类专业布点、加强艺术学门类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宏观调控、分类确定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办法、加强艺术学门类
专业考试规范化管理等;
2、承认艺考的学校增多,这样考生的录取机会也相应增大;
3、艺考生赶考负担可减轻,减轻盲目报考,提高依靠效率。
艺考政策重大变化,2018年艺考生该如何应对
首先,多校取消校考对于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提供了一定保证。因为以前每年在12月份联考结束后,艺考生们还要为各校陆续举办的校考做准备
;现在取消校考的院校承认联考成绩,在联考结束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全力迎战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其次,取消了校考
,提高了文化课要求,使得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相对优势更加凸显,更适合走艺术高考之路。
<1、“ 鼓励文化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艺术高考之路。零基础学生高一或高二时利用节假日时间在网上学习艺考专业课程,让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文化课,如果有信心不够,还可以7月份开始找培训班学习到联考时,成绩达到220分左右是没有问题的,成绩好的学生通过联考,加上较好的文化
课成绩,可定比单凭大文大理高考更容易进入211甚至985院校。
<2、在专业集训学习阶段,考生一定要重视文化课,做到基本保证不下滑。大部分有校考的学校对艺术生录取成绩采用的算法是(校考+联
考)*60%+文化*40%;没有校考的学校是(联考*60%+文化*40*)*2。虽然公式
中文化课的占比低于专业课,仅为40%,但是从基数来看,文化课
满分750分远大于联考的满分300分。所以撇开政策抬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不说,文化课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 3、“ 关于文化课,考生应当始终坚持不忽视、不盲目、不放弃的原则。劳抓基础,不磕难题。高考的出题原则极易极难题占比小。对于艺考生
,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那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注重效率,劳抓基础知识,基础题型,不要在难题偏题上死磕。精简习题,善于整理。
大量刷题对艺考生来讲也是不明智的,关键是学会总结方法,把某一种题型弄懂,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同时,要善于整理,比如,准备一
个数学错题本,整理易错题,时不时翻看一下;准备一本
英语简易语法书,每隔一段时间,从头到尾看一遍。
<4、利用好边角时间。充份利用假日时间参加艺术专业课程的线上培训,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文化课,提高文化课成绩。
知金艺考,让名校为你转身。
高考民族审核需要什么证明,武陵源景区高考免门票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民族审核需要什么证明,武陵源景区高考免门票的相关内容。
高考张家界市有多少个考点?
1. 张家界市高考考点数量为17个。
2. 这是因为张家界市地域较大,考生分布较广,为了方便考生参加高考,需要设置多个考点。
3. 高考考点的数量与考生数量、地域面积等因素有关,不同地区的考点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高考民族审核需要什么证明?
1,民族工作部门在审核时必须查验户口本原件,户口本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考生和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张贴至附件证明材料上方空白处)。
2,本地就读考生与是少数民族父亲或母亲一方合户(在同一户口本)的,同时户籍无迁移,区内户籍迁移,由桑植县、武陵源区及慈利县七个民族乡户籍迁入至我区的,且无民族成分变更、学籍在同一学校满3年的,直接交由学校办理。
本人户籍(含法定监护人户籍);
二代身份证;
学籍证明或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招生办办理高考报名手续。
有些省市报考时需提供高考少数民族考生证明信,
高四有民族加分吗?
高四即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少数民族是有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汉族也有加分。不过,不同省市加分政策存在较大差异,加分范围一般在5-20分之间。近年来,一些地区取消或减少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但国家在政策上更加精准和倾斜,采取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为少数民族专列招生计划等形式,实现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更好支持和发展。
关于2024年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目前尚未公布,但预计最近两年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部分地区2023年的少数民族加分情况如下:
福建省: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还可以优先录取。
辽宁省:喀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湖北省:在高中阶段具有湖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内完整户籍、学籍并3年实际就读、且在聚居地报名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湖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
湖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15分。
精神
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
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
高考教育网以上就是高考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高考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
www.hngk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