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18:48:32 | 高考教育网
高考恢复时间是在1977年。 恢复高考 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它由国家统一组织,由专门的机构命题,统一时间进行考试。
1977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高考时间表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 [10] 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
科举制度
,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
科举考试制度
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
清政府
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
《奏定学堂章程》
。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统一高考
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小平同志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文6理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
国防科工委
系统所属的某些普通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
日语
、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报名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
双轨制
”。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普通高考进行制度改革,推出“3+2”考试制度,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思想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思想政治。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
科教兴国战略
做出了全面部署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成为高考科目。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使用统一命题的全国统考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周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周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
自主招生
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但同时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教育部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
中央政治局
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及直辖市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或直辖市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
高校招生考试
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2019年6月7日—9日举行,报名人数为1031万人。
2020年3月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
2020年7月25日,从2021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统考于6月7日举行。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
恢复高考前大学选拔学生的方法如下:
大学新生都是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条件是必须当过三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士兵。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
恢复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大学是没有面向社会进行招生权的,基本上是停止招生的,只能接纳被推荐的学生。上大学的方式是“工农兵推荐”,大学没有足够的生源,工人、农民、速成中学的工农毕业生和干部,只要具备推荐的条件,不需要经过任何书面的考试就可以上大学。
毛主席认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子弟的局面,会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因为大学停止招生之后,很多干部子弟也开始从事工、农、兵行业,大多都具备了大学新生推举的条件。
周雪光认为,1972到197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很容易出现政治腐败。同时,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的不一致,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
恢复高考的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多数人而言,“高考”是青葱岁月的“焦虑”代词。但1977年,高考成为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10位亲历者在40年之际再回首,以“第一视角”向凤凰网口述这场改变中国的风云变迁。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78年恢复高考的报名条件的相关内容。
一九七七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当年十一月举行考试。高考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科考生需参加数学、语文、政治三科考试,每科满分一百分,历史、地理合卷,共一百分,总分为四百。理科考生则需参加物理、化学两科考试,每科满分一百分,总分为四百。一九七八年,高考总分为五百,物理、化学考试分开进行,各一百分。大学扩招了几次四次。1、1980年代初: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开始扩大大学招生规模,增加高校数量和招生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高中毕业生需求。2、1990年代初:在高中毕业生数量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国家进一步扩大大学招生规模,加大高校建设和招生计划,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3、200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释放,高中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国家再次扩大大学招生
复旦大学复试线出后会扩招补录吗有可能的,如果其他一些专业招不满名额可能会变动,今年也扩招比较明显,只要扩招人数能覆盖到你当前的名次。补录是一些院校在第一次招生的时候因为填该学校的人少,没有招满,然后进行的第二次录取。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zy.offercoming.com学硕“停招”,专硕却不断扩招?学硕“停招”,专硕却不断扩招?如下:早在几年以前,北京大学的经济学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
恢复高考报考条件是什么恢复高考的报名资格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一政策旨在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升学机会。1977年11月28日,恢复高考考试正式开始,为期一个月,直至12月25日结束。各地自主命题,最终录取了27.8万名新生。次年,即1978年,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录取人数上升至40.2万。从1977年10月恢复高考决策的出
四川2022高考体考可以申请重考的不能。体育加试不能补考,目前如果身体情况不允许,只能申请因病免考。规定:对患有哮喘、心脑血管及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遗传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考生,学校在了解情况后,给予病免处理。体育专业考试,简称体考、体育高考。体育类专业的招生考试分为文化课考试和术科考试。术科考试项目为体能3项(100米、二级蛙跳、原地掷铅球)和专项技术。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zy.o
1977年恢复高考,河南省是那一天开考的,我记得是12.8,想证实一下。我是77级的。您好!1977年恢复高考,河南省高考分为理工和文史两大类,理工科考语文、政治、数学、理化4科;文史类考语文、政治、数学、史地4科,每科满分都是100分。“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规定:11月18日至24日报名,12月9日至10日考试。河南省参加考试的70.59万考生。1977年恢复高考是在什么时候?答:1
高考扩招什么意思高考扩招,又称大学扩招、大学生扩招,是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首先,随着大学扩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上到大学了。随着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大学生茄汪占比已经有3%,提高到了50%。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跟发达国家越来越接近了。其次,高考扩招也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质量。在没有
2022年扩招全日制大专报名条件2022年扩招全日制大专报考条件: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退役军人:当地户籍,身份证、户口簿、退伍证(复员证、转业证)、高中毕业证书/同等学力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注:要享受国家补贴需满足退役满一年以上,具体根据每年的官方文件要求定。下岗失业人员: 当地户籍,身份证、户口簿、下岗失业证、高中
2024-10-24 16:59:54
2024-10-11 09:45:14
2024-10-23 22:00:51
2024-10-23 22:05:44
2024-10-15 13:51:28
2024-10-23 0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