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全国各省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报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各省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报名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1、河南省。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河南省以131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高考生源最为集中的省份。
2、西藏自治区。
2023年西藏普通高考顺利开考。全区共有3.3万名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共设10个考区38个考点1157个考场,共抽调约0.5万人熟悉考试考务工作人员参与监考、巡考、试卷押运与保管、综合保障、环境治理及交通疏导等工作。
3、重庆市。
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33.7万人。除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等已录取考生和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不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外,应参加高考的考生19.4万人。全市共设置考区39个,考点103个,考场6575个。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了解招生政策。
第一轮志愿填报之前要认真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政策,了解各个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和要求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做出科学的规划。
2、内部选拔。
对于内部选拔的重点大学,考生可以通过了解其招生方式和专业要求,了解如何选择专业申请,同时可以参加该校的校考或者面试等选拔活动。
3、观察各个学院专业情况。
考生要仔细观察各个学院的专业情况,了解各科课程体系、实验室和实践条件,考虑本院校优势专业和适合自身的专业选择。选定好自己的选考科目,这样才能和自己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匹配。
4、制定志愿填报计划。
在填写志愿之前,我们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志愿填报计划,包括选考科目、考分、二三本院校及专业的选择、志愿填报顺序等信息,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填报排名。
以上数据来自高三网
高考教育网
我校2010年自主招生工作已经结束。如果你打算明年报考,建议请关注我校招生网站:
重庆大学为教育部批准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学校之一。根据教育部2010年关于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学校继续开展自主选拔工作。招生计划为:380名,实施办法如下:
第一条 申请条件
符合以下申请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向我校提交申请:
第一类: 中学推荐
1、在各省级重点(或示范性)中学,由中学推荐,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绩一贯优秀、文理科年级综合排名前20%(每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重本升学率较高的名校经我校同意后可适当放宽)的学生,原则上每所中学推荐名额不超过20名。
2、高中阶段思想品德和
社会工作能力突出,获省级优秀学生或优干称号且年级综合排名达到(文、理科)前30%者。
第二类:学生自荐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理、化、生物、信息学)省级二等奖及以上或二个学科省级三等奖得者;
2、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且可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或获各种专利、科技发明,经我校专家组认定者;
3、高中阶段在文学和外语方面有突出成绩并可提供相应材料经我校专家组认定者;参加《高校招生》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创新
英语作文大赛”的优胜者;参加《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特等奖或一等奖的获得者;
第二条、申请程序
1、 网上报名: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须先登录我校招生网站完成报名申请手续(报名时间从本办法公布之日起至2009年12月 15 日止(网站地址:
bmxt/进入重庆大学网上报名系统(包括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进行报名。
2、 须提交的书面材料(材料不全不予报名):
A. 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手续并打印(必须用报名系统的打印功能打印)“重庆大学二0一0年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中学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B. 由中学出具的本人高中各学年的学习成绩及年级排名证明(加盖中学公章)。
C. 自荐书(本人手写,字数1000字以内)内容包括:申请理由、性格特点、志趣特长、人生规划、公益活动等;由本校校长或班主任、任课教师亲笔推荐信(含联系电话)。
D. 其他相关证书或证明材料复印件(原件考试时验证)。
以上材料须真实可信。请用A4纸装订成册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方式邮寄到学校(确保资料在一周内抵达学校)
邮寄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400030 (请注明"自主招生报名材料"),邮寄材料有效时间12月15日前(以邮戳为准),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
3、 申请是否批准可在报名系统“报名进度”中查询,审核通过的学生请按要求作好考前准备工作;有关自主选拔的相关事宜均通过本网站发布通知,敬请考生务必及时查看!
第三条、选拔程序
1、 重庆大学自主选拔工作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成立自主选拔考核专家组,负责自主选拔考核及面试工作。
2、 资格审查:学校在收到考生的纸质申请材料后立即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即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报名进度”中通知(不另行通知),考生务必及时查看。
3、 考试时间:原定考试时间按上级要求改为一月下旬至春节前(具体时间元旦后另行通知)。
考试地点:重大校内、四川成都、河南郑州一中、湖北武汉武钢三中,考生报名时可根据情
况自行选择考点,一旦选定将不再更改。
4、 考核内容: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时间:每科90分钟
笔试科目:综合能力测试、理科: 英语、数学、物理 文科:英语、语文、历史
面试总分包括:报名材料评审、面试笔答题、面试
凡报考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
建筑设计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徒手画测试。凡徒手画测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以自主招生方式录取到上述三个专业。
5、 结果公示:被我校确定为自主招生拟录对象者,我校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我校招生网(公示时间7天)以及所在中学公示。公示无异议者,将成为我校2010年自主选拔合格学生。合格学生根据综合测试成绩分为优秀和合格两个等级。
第四条、录取原则
凡被我校确定为自主招生合格及以上等级的考生:
1、须于2010年6月30日前在我校网上报名系统“补填高考信息”功能中完成录取所需数据的补填工作(第一志愿或第一顺序志愿填报重庆大学、考生号、高考成绩、专业志愿(必须填满5个有效专业志愿)。未按时填报者将视为自动放弃我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2、2010年的普通高考成绩不得低于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重点线;
3、高考志愿中必须第一志愿(或第一顺序志愿)填报重庆大学;专业志愿必须填报我校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中的专业。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必须与在我校报名系统中填报的专业志愿一致。
4、优惠政策
第一类、获得优秀等级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重点线即可录取,且满足考生填报的五个有效专业志愿之一,我校2010年实行按照自主招生成绩提前预录专业方式。(徒手画测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以自主招生方式录取到到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专业)。
第二类、获得合格等级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重点线,我校将参考其填报的专业志愿和录取时的计划情况合理安排专业。
第五条、监督机制
1、学校将严格按照“公开程序、公开选拔、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2、学校纪监部门参与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工作的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实施过程的公平公正。
3、考生递交的所有材料必须真实可信,凡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入选资格和中学推荐资格,情节严重者,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招生政策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六条、本办法解释权归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第七条、本实施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2009年11月20日

十万火急,重庆有那些高职院校有预科班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十万火急,重庆有那些高职院校有预科班的相关内容。
高职单独招生
五十五、为了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培养要求的人才选拔模式和机制,促进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提高高职(专科)院校新生报到率,减轻高考压力,在2007年、2008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各单招改革试点高职院校要继续规范选拔工作流程,加强试题命制、考试组织、评卷过程、面试工作、注册工作的管理,加强学生进校后培养跟踪,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五十六、为了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把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职业教育高地和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强化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在2008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高职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办法按《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部分高职学院自主招收优秀应届中职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渝教职成〔2009〕1号)执行。
少数民族本科班和预科班招生
五十七、少数民族本科班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招生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教民〔2003〕2号)文件执行。
五十八、中央部委属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只能招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重庆市属院校优先招收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在未完成计划时可适当招收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学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80分;招收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学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60分。
军队院校招生和国防生招生
五十九、军队院校招生按照总参、总政、总后和教育部的规定执行。国防生招生工作按教育部和总政治部有关文件以及重庆警备区政治部、重庆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普通中学开展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试点工作的通知》(〔2005〕政选字第6号)执行。
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
六十、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严格按《重庆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考试实施办法》(渝招办〔2008〕147号)执行。
六十一、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
(一)对报考“单独录取院校”的考生,重庆市招办于6月30日前将其成绩电告考生所报第一志愿院校。单独录取院校如不予录取,须于7月8日前电告重庆市招生办公室。这些考生若填报有其他院校志愿的,重庆市招办在获得单独录取院校不予录取信息后,可按志愿顺序将其档案投放给其他院校选录。
(二)我市专业统测未涉及到的专业按招生学校提供的专业成绩投档;凡我市专业统测所涉及的专业,招生学校又单独进行了专业测试的,在投档时按我市专业统测合格生源名单投档,招生学校再按单独测试成绩并依据招生章程进行录取,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解释。凡按规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必须在《招生章程》中公开宣传,其中对语文、外语单科成绩有特殊要求的,须提出原则意见,并于录取前将具体量化方案报重庆市高校招生录取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招生章程》中未公开特殊要求的院校,录取时招生学校不得再提特殊要求。
(三)录取办法: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面试合格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一般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并注意相关科目成绩,根据考生所报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艺术类应用技术本科与艺术本科同时同批次录取,但在公布招生计划时必须在备注栏说明其计划性质和收费标准;凡是兼报普通高校志愿的艺术考生,在录取时,先艺术院校录取后普通高校录取;单独录取院校录取本科新生的文化考试控制分数线由院校招生委员会划定,在录取前报送重庆市招办备案;凡是被单独录取院校录取了的考生,不再参加其它批次的录取。对同时报考
美术类和艺术其他类的考生,录取时将按先美术后艺术其他类的投档顺序进行录取。
(四)对艺术类专业联考成绩特别优秀者(美术类前八十名;
音乐学前十五名;其它类前三名),文考成绩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线10分以内,经院校招生委员会严格审核报重庆市高校招生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后,可破格录取。
普通高校体育类招生
六十二、普通高校体育类招生专业考试严格按《重庆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工作细则》和我市制定的《体育考试标准及评分办法》执行。
(一)体育专业考试时间: 2009年4月8日报到,4月9日、10日、11日、12日考试;
(二)体育专业考试地点:
西南大学;
(三)体育专业考试项目:1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双手头顶向前掷实心球
(2kg)和5米三向折返跑共五项;
(四)凡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中,获得国家一级或运动健将运动员称号,并通过我市2009年“体尖生”测试认定合格的考生,其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按满分计算;
六十三、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专业考试成绩达到体育专业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根据考生的文化考试和体育专业考试成绩的综合分,分批投档给招生学校审录。一般以招生学校计划数的120%投放考生档案,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
综合分的计算方法:综合分=[文化考试成绩(含政策加分)/普通高等学校文(理)科高职高专一段控制分数线]×100+体育专业考试成绩。
运动训练、体育单招和
民族传统体育招生
六十四、运动训练、体育单招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
(一)体育运动训练单独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体育总局《关于印发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学司〔2008〕30号)执行。
(二)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应到户口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办参加高考报名,并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有关要求制作电子档案。
(三)报考体育单招考生持高考考生号到所要报考的学校参加体育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的报名,有关报名和考试办法请通过登录学校网站或电话等方式咨询。
(四)各有关体育单招院校在重庆市招生办办理录取审批手续时,录取名册上如实填写考生在我市高考报名考生号,并报送运动等级的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办理录取审批手续,由此引起的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
保送生招生
六十五、保送生招生工作,严格按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8〕25号)执行。
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单独招生
六十六、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单独招生工作,严格按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部分普通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8〕26号)执行。
其他类招生
六十七、招收优秀运动员免试生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08〕295号)执行。
六十八、招收空军和民航飞行学员工作,按国家及市的有关文件执行。
六十九、职教师范本科招生工作,按渝教职〔2001〕9号文件执行。
七十、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收残障考生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七十一、为了努力探索符合基础教育培养规律和多元化人才评价选拔模式,进一步深化高校选拔录取模式改革,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我市将在市属高校实行特殊才能考生的选拔机制,对综合素质高,在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等方面确有才能的考生进行选拔推荐,从优录取到市属高校学习。具体办法另文通知
以上就是高考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考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
www.hngk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