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

2024-10-19 05:03:29 | 高考教育网

今天高考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

高考加分的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对于部分少数民族考生有一定的照顾。具体来说,对瑶族、苗族、侗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他们在高考总分上可以得到额外的5分到20分的加分。这一优惠政策覆盖了融水、三江等28个民族自治县以及边境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同样享有20分的加分。而在融安、蒙山等22个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中,他们将获得总分的10分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50个特定县(市、区)的考生,包括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以及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区内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将获得7分的加分。而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则享受5分的加分待遇。

这一政策旨在体现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照顾,帮助他们在高考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加分政策的具体执行范围和加分额度根据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实际情况而定。

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

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

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

保留四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项目、分值如下:1.烈士子女加20分。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10分。对于这一决定,不少网友给予了好评,认为应该全国推行。一项政策必然有其时效性,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决定。上个世纪的政策并不一定适用于这个世纪,发生改变是必然的。

最初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始于1950年。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6年,高等教育部学生管理司进一步规定了优先录取的分数控制幅度,要求“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

各省份的少数民族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同,想要实现“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还得因地制宜。但逐渐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大势所趋。 高考教育网

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

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是学生们走向大学的关键时刻,而对于河北省的高考学生来说,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获取额外加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河北省高考加分的各种方式。

一、文化课加分

1. 学生干部加分:在学期末,如果你是班级的任职学生干部并在工作中发挥优秀,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2. 纪律优良加分:在高中阶段多次获得校级及以上的先进个人称号或集体称号,并获得优秀的纪律表现,则可获得学术科目加5分的奖励。

3. 竞赛获奖加分:曾经在国际、国内某项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或在全省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则可在相应学科中获得加分。

4. 大学先修课程加分:高三学生可以在大学开设的课程中自主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可在高考成绩总分中获得相应的加分。

5. 创新活动加分:凡是在高中阶段参与各种调研、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等自主探究及探究性实验活动,且成果获得不同级别的表彰,则可获得相应学科的加分奖励。

二、特长生加分

1. 艺术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文艺团体、口才、主持、模特表演等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2. 体育类:曾经获得省级及以上田径、体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各种竞技比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并被学校审核通过,可以获得学术科目(文化课)加放10分。

3. 学科类:曾获得国家级及以上的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地理等竞赛获奖证书或荣誉称号,需要经过学校的审核,可以获得相应学科加分。

三、综合素质加分

除了文化课、特长以外,在高中阶段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考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表彰时获得相应的加分。

1. 志愿者加分:通过积极地参加志愿服务,如义教服务、培训帮扶、环保义务、灾难救援等活动,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奖励。

2. 德育加分:通过校内、社会荣誉称号的获得,如三好、优秀班级、优秀学生、民族团结模范等称号,可获得1至5分的加分。

总体来说,河北省高考加分的种类较为丰富,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实践经验,适当选择合适的加分方式。当然,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自己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得足够扎实,这是高考学生成绩的关键。

以上,就是高考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www.hngk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哪些考生高考有加分政策呢?”相关推荐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2024年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如下: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家级别的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在参加奥赛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可以获得高额的加分。二、实验技能类比赛实验技能类比赛包括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通过参加比赛来展示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加

2024-10-14 19:44:19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如下:一、烈士子女享受的州镇待遇。关于烈士子女,从2020年开始,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文化课由之前的加10分调整为加20分,进一步提高烈士子女所享受的待遇,对烈士子女进行相应的照顾。二、所有华侨、归侨及其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对于华侨及其子女、归侨及其子女和台湾籍等考生,从2023年开始,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文化课由之前的加

2024-10-20 21:32:47
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
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

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变化呢?2024年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如下: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家级别的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在参加奥赛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可以获得高额的加分。二、实验技能类比赛实验技能类比赛包括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通过参加比赛来展示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获得高

2024-10-15 03:16:12
河北高考加分有哪些政策规定呢?
河北高考加分有哪些政策规定呢?

青海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青海高考加分政策: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投档;2.烈士子女,增加20分投档;3.对连续在牧区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增加10分投档。其中对玉树、果洛州从初中一年级起至高中毕业一直在当地就读,父母在

2024-10-29 09:28:33
四川哪些地方有高考加分政策呢?
四川哪些地方有高考加分政策呢?

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

2024-12-06 09:30:12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怎样加分才合理呢?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怎样加分才合理呢?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怎样加分才合理呢?高考加分新制度来了。教育部最近出台: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五项加分项目分别是: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2.取消奥林匹克竞赛加分。3.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4.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5.取消品德突出事迹加分。高考是决定人生未来的重要时刻,而一些加分项目的带动,掩盖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而对于那

2024-11-09 18:42:36
农村高考加分政策_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农村高考加分政策_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农村独生子女补贴政策是怎样的?1、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为了减轻养老压力,国家规定,农村符合条件的年满60周岁独生子女和双女户老人,每人每年不低于960元奖励扶助金!这项补贴可以和基础养老金一同领取,这样一来,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每人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补贴金额应该在1000元左右,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是2000元。那么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还会补贴,所以这补助上千就一下子来了!2、独生子女

2024-10-22 21:52:31
高考加分政策使很多学生获益,高考有哪些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使很多学生获益,高考有哪些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使很多学生获益,高考有哪些加分政策?高考是人生中最值得奋斗和努力的一个时候,这是我们每个人必可可少的,这是一场竞争公平,只看努力与不努力的区别。我认为高考的意义在于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并且我认为高考改变命运的意思是:高考可以将我从小农村带到大城市,带我走出偏隅之地,从温饱走向小康在走到中产,并且如果有能力在继续往上走,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抱怨人世不公,这就是高考给中国人民的意义!

2024-11-27 01: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