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

2024-10-14 18:44:47 | 高考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

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区别

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得到时间、录取依据、科目设置和考查内容等是有区别的,强基计划和正常高考各有优势,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了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培养战略所需高端人才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是走高考统招之外的单独录取通道。
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区别有什么
一、科目设置和考查内容

强基计划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广泛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而高考则主要考察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等核心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内容相对更加专业化。
例如,在强基计划中,学生可能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实验和项目研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而高考中的科学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科知识的考察,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具体概念和公式的运用。
二、评价方式和标准
强基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而高考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按照一定的考试标准和评分体系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进行评估。

举例来说,在强基计划中,学生可能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艺术作品展示、团队合作等形式进行评价;而高考中,学生的成绩主要依据考试得分来决定是否能够被高校录取。
强基计划和高考成绩录取哪个更好
强基计划和高考成绩录取哪个更好因人而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以学生水平为准。
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参加“强基计划”更好
1、多一次“高考”机会

高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她改变命运。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高考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学习水平很高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来说,“一考定终生”的机制难免有些过于残酷,如此的人才流失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因此,无论是之前的“自主招生”还是现在的“强基计划”,都相当于是给了这类拔尖学生多一次“高考”的机会;且“强基计划”覆盖的学生面要比“自主招生”更广,更为科学、公平、合理。
2、其他学生仍应以高考为主
当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考仍是他们步入大学的最好途径。努力学习,在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争取报考上心仪的高校,才是当下绝大多数高中生的首要任务。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

1、成绩优秀的学生: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参与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线较高,因此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报考强基计划时具有较大优势。
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接聚焦到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因此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更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3、有竞赛基础的学生:强基计划中每个学校以高考成绩作为主体,但是有些学校为了在校考的时候进一步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测试难度会偏向于竞赛难度,所以有竞赛基础的学生在报考强基计划时具有一定优势。
4、有规划的学生:强基计划实行一校一策,设置单独培养方案,可以获取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更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5、不考虑专业的学生:只想冲985名牌大学的学生:强基计划的高校都是985高校,对于只想进入名牌大学但不确定具体专业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获得竞赛银牌以上奖项的学生:在强基计划的报考政策中,学科竞赛银牌选手可以直接入围校测,这对于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

强基计划有必要参加吗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有必要参加吗的相关内容。

这和要依据自身的额实际情况来决定。对强基计划里的学科不感兴趣的,兴趣不足的,不是很建议参加,不支持为了增加一次选择机会勉强选择参加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好处如下:

(1)教学质量高

有的高校会进行自主招生,但考生的学生会与普通考生在一个班级学习,并没有体现自主招生的特色。现在的强基计划招生会将考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因为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所以学校会提供最优质的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

(2〉优先保研直博 高考教育网

除了采取导师制、小班化培养模式以外,参加强基计划考上学校的学生以后在面试推荐研究生、读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会优先安排。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是非常有优势的。

(3)保障未来就业

强基计划选拔学习优异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招生进入国家战略学科进行学习,承担高科技重点项目攻关,毕业后由国家安排,前往各大科研院所工作。由于是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本科毕业生可以进入教育行业,但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的话,以后可以进入国家实验室以及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以上就是高考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考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www.hngk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10-18 07:16:01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强基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升学途径,适合曾参加五大学科竞赛的考生。还适合于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考生、高考成绩突出的考生、立志投身科研的考生、冲刺名校但是成绩可能难达到投档线的考生。总的来说,强基计划更加侧重于素质更为全面和优秀、基础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

2024-10-14 15:37:33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2.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10-17 18:51:39
哪些学生不适合强基计划
哪些学生不适合强基计划

哪些学生不适合强基计划1、高考成绩不匹配者强基计划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入围标准和综合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首批展开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双一流高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想匹配。强基计划中,高考分数作为重要入围条件,其标准应在600分左右,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9所双一流A类高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成了“炮灰”,不

2024-10-24 10:24:02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呢?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呢?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呢?基础学科突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秀考生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

2024-10-16 06:41:03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2024-10-20 17:28:42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中考强基计划适合成绩优秀的考生、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的考生、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有竞赛奖项的考生、有深造打算、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哪些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1、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对学生来说如果在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2、成绩优秀的考生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

2024-10-25 20:43:15
农村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农村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农村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农村强基计划适合以下考生:1.农村户籍考生:由于该计划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因此农村户籍考生更适合参加。2.热爱教育事业的考生:农村强基计划强调师资培养,适合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的考生。3.具备一定基础的考生:由于该计划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具备一定基础的考生更适合参加。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投入,农村强基计

2024-10-26 2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