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保研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笔试是怎样的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首先,社会学系保研有硬性要求,要么是社会学专业要么是社会学双学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算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双学位基本上不可能进到面试的,所以有想跨专业保送社会系的,切记一定要修社双。
其次,要联系导师。社会学系的传统是,一个老师一般只能带一个学术硕士,所以最好能在申请之前跟老师联系。否则,如果没有提前了解情况,想跟的老师被多个学生心仪,那么就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之后说面试。面试的程序:抽签决定顺序,前一个人面试时抽一道题(就是一道知识性的题目,主要看你的积累,并没有办法提前准备。如果会,当然好,不会也不要紧,就实话实说自己不会,切忌不懂装懂),进去之后自我介绍2-3min,答题,老师提问(与自我介绍与提交材料里面的个人陈述有关,如研究方向,读过书目等),总共约10分钟。
高考教育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立信
会计学院、
东华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基本都有可以选修的专业。
选修的专业主要是语言类和
工商管理类的。
但不能和你自己所学的专业类别相同,不然只颁发结业证。不颁发第二学位证。

哪位大神能告诉我中国大学生的学分制度是怎么制定的,根据国家哪部文件,急急急急
高考教育网(https://www.hngk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哪位大神能告诉我中国大学生的学分制度是怎么制定的,根据国家哪部文件,急急急急的相关内容。
我国高校学分制的提出及发展沿革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如张伯芩在
南开大学实行积点学分制和选科制。 然而普遍认为,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
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
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及广东部分高校紧随其后,也将学分制改为选科制。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特别强调“谋个性之发展”,规定大学采用“选科制”和“学分制”。此后二十余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其中,“根在国外,权在教会”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实行学分制的典型。例如,燕京大学规定,每学期每周上课 1小时或实验调查3小时为一学分,学生修满136个学分方能毕业; 1935年,原中央大学的文学院外国文学系四年开设的课程总共为55门,包括必修课21门,占86个学分;选修课34门,占46个学分,且规定,四年内“至少修毕132学分方能毕业”。原西南联合大学实行的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采用学分制。
1949年10月8日,高教秘字第172号通令颁布的《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中规定:“本年度,文、法、
教育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
经济学,每周3小时,一年学完,共6学分,二、三年级学生除特殊情况外,暂不修习。”1950年 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中对各课的学分都做了仔细的规定。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直到1978 年,学分制再次崭露头角,出现了全国范围内实行学分制的第一次“高潮”。当时,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因此,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学分制。
我国实行学分制的第二次“高潮”出现于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大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院校扩大到单科性院校。1985年 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此后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第三次“高潮”。到1986年底止,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达到200 所,大多数重点院校实行了学分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高校中出现了实行学分制的第四次“高潮”。截止1996年底,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不同程度的实行了学分制。
目前,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例如,
辽宁师范大学从200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学分制。2001年9月17日,上海复旦大学出台的“十五”规划规定,将全面推行学分制,全校开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达到2500门。
华中科技大学从恢复高考时起即实施了学年学分制,从本世纪初,则在部分院系和专业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全校开设各类课程多达2600门,供学生自由选择。
以上就是高考教育网整理的保研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笔试是怎样的呢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高考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教育网:
www.hngk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